丰乐桥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新城万里路南端,横跨洛江,是南郊的必经之路。
丰乐桥建于清朝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正月十日,由遵义知府福尔郭纯主持,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完工。
桥是青石做的横跨洛江,为五孔石拱桥,全长60米,宽7米面向水面的石栅栏上刻有“民丰崇乐”这是丰乐桥的寓意,说明这座桥建成时,人们对它有着无限的期待。
人民 ..中国在桥的两侧加宽了2米的人行道,并铺设了沥青路面。1966年,经遵义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虹影桥美国政府。随后,1986年9月20日,更名为丰乐桥。
1935年1月9日上午,遵义的工人、农民、学生、商人们敲锣打鼓,放鞭炮,大喊大叫“欢迎红军!欢迎朱毛总司令!口号,欢天喜地欢迎红军进入遵义。
毛泽东下午3点、周恩来、朱德等....带领红军部队进入南门关,在群众的欢呼声中匆匆走到马鞍下的桥上,与代表们一一握手。
下午5点左右,当毛泽东、当朱德等....同志和红军部队出现在丰乐桥时,立即受到全..的欢呼、标语环绕,场面隆重热烈。
除了欢迎的人群之外,“红军之友社”除了会员,还有石匠代表邓云山、印刷商代表纪、小贩张兴发、老中医张鑫华、张树堂、丁字口“协记”绸缎铺老板刘伯庄兄弟、太平洋药房的老板明道和其他商界人士、社会..人士。
红军进入遵义城人民不仅害怕红军,而且非常热爱它全城出动欢迎红军,这使红军战士非常感动。
在遵义休息的12天里,干部们和李坚真一起休息、李伯钊、王泉媛、阚士英和“红军之友社”为群众编排节目表演文艺节目,形成了军民融合的友好氛围。
一场演出后, 立即动员500多名青壮年加入红军。
在遵义期间,由于恢复了群众路线,在群众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人民的热烈拥护红军在遵义地区扩大了5000多人的..度。
丰乐桥是遵义 的历史当年,遵义人在这里迎来了红军,也迎来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历经百余年风风雨雨,丰乐桥依然静静地守护着遵义,正如中国红军的革命精神一直在我们心中,陪伴着遵义党性教育机构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成长、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