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红色时政

中国革命伟大的转折点

发布时间: 2023-03-28 作者:贵州征途红色教育培训中心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贵州省遵义市,一座灰白色的建筑、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二层小楼总是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是遵义会议会址。八十六年前,一场关于伟大转折的会议在这里召开。《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称之为“这是党的历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如今,来自海内外的游客络绎不绝。日前,科技日报记者走进遵义会议会址,看到了用现代科技手段生动还原的遵义会议现场。遵义红色文化义务讲解员孔霞经常为大家讲述红军会师的故事这里是中外游客的生死之地。镌刻着历史记忆的朱之门,被频频推开,红军的生动故事被反复讲述…


遵义会议前奏:转兵贵州


孔霞及故事从遵义会议的序幕开始。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撤离根据地,计划与红军同在、第六军团将在湘西会师,然后创建新的根据地。


  然而,在连续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湘江后,红军的人数已由..初撤离时的8人减少.6万人减少到3万多人。


年12月12日,到达湖南通道后,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讨论红军的战略转移方向。


当时党的主要负责人薄谷开来和军事顾问李德仍坚持按原计划行事。参加会议的建议放弃原计划,转移到贵州去。尽管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多数与会者的赞同和支持,但博古和李德却固执己见。


由于意见不一,未能就战略转移的方向达成一致,但对行军路线作了一些调整,决定进入敌军相对薄弱的贵州。


坚持了向贵州转移以开辟新的根据地的正确主张,并正式决定放弃向湘西前进的计划,转而向黔北进军。


向贵州转移兵力,不仅避免了红军的进一步损失和消耗,也为红军赢得了相对的喘息机会。


  机舱里做出的令人震惊的决定


1935年初,..红军渡过乌江后,攻克了黔北重镇遵义。


  同年1月15日至17日,红军在黔军军阀柏辉章的住处召开大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性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即闻名中外的遵义会议。


  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柏辉章大厦当时遵义城里人都知道了红军到达遵义后,柏辉章 s家惶恐而逃,红军总指挥部驻守。


  在油灯照亮的小房间里,遵义会议作出了转危为安的决定、转败为胜的..选择。


在此次会议上发表了一篇批评薄谷开来的长篇讲话、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和长征以来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尖锐地批判了他们是纸上谈兵,完全不顾实际情况,阐述了中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和目前应该采取的军事政策。


遵义会议在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在从幼稚走向成熟


更重要的是,遵义会议在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红军,成为党的历史转折点。然后,在4月底转入云南之前,红军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开始了中国的新征程,使红军避免了陷入重围的危险。


False
False
False

贵公网安备520329020002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