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红色时政

遵义市高质量发展关键词解读

发布时间: 2023-03-31 作者:贵州征途红色教育培训中心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总是基于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融入成渝,把遵义都市圈做大做强,形成核心增长,唱好“双城记”努力开启建设现代化新征程,..红色遗产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美丽幸福新遵义,努力奋斗!这是刚刚胜利闭幕的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发出的发展..强音。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遵义市委关于制定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遵义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指导遵义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即将开局。全市上下将深入贯彻落实和省委决策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努力书写新时代答卷“十四五”加追赶、十五五”冲刺追平、十六五”..超越“三步走”战略安排,努力推进遵义重庆市城市发展战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踏上坎坷之路,拼搏再出发。当前,遵义干部培训机构也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一个崭新的蹄疾步稳的遵义,正在百战百胜中砥砺前行,走向新的胜利。


关键词一:融入成渝


打开地图,遵义——贵州二大城市,像手一样张开“拥抱”成渝的姿态。


回顾历史,遵义与成渝地区自古以来地缘相近,交流频繁密切。与..相比,无论是日益..的空中走廊,还是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都是互联互通的、合作共赢已经成为发展的时代主题。


更重要的是,目前贵州和成渝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共同面临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期的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特别是省委、省明确,川川共建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带、装备制造产业带、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带、级白酒产业带、现代物流产业带、西部黄金旅游带等“六大产业带,进一步说明了贵州与成渝地区的经济合作、产业合作等方面,优势互补、共赢发展潜力巨大。


融入成渝,不仅仅是遵义省委的落实、省的具体行动我们的决策和部署也是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的发展格局,抓住机遇、抓住机遇,遵义发展s高质量发展。市委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中国西部人口..多的地区、人才集聚、产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程度高的地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力,这将成为构建新的发展格局的重要因素“发动机”不仅对周边有很大的辐射带动作用,还有巨大的虹吸效应。


从全局求一域,把全局和一域合起来。为什么..融入成渝会是遵义的必然选择未来发展?


事实证明,一方面,遵义有仁怀市,仁怀市囊括7个县(市)毗邻成渝地区,无论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还是资源禀赋、发展的基础是..有条件的、有实力、有利的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


另一方面,近年来,遵义 中国经济加速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总量在中国百强城市中排名第68位,在西部城市中排名第9位预计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3700亿元,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为西游记加速发展“入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辩证思维的角度来看,一 自己的机会意识不强、发展能力较弱,“近水楼台”或将成为..容易被虹吸的区域。为了避免成为区域发展“塌陷区”,我们须主动分享区域发展战略带来的红利,实现“大树底下好乘凉”


成渝双城经济圈位于遵义“家门口”,无论是产业布局、基础设施还是理念、政策体系须紧密结合成渝两地来谋划工作、推动发展。


未来,遵义将把..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作为对外的主攻方向,坚持成渝定位、融入成渝、服务成渝战略定位,发挥地缘优势、人文优势、资源优势,主动参与成渝经济圈生产生活分工,开展市场竞争,千方百计挤进去“产业链”全力以赴融入“供应链”用心用情服务“生活链”与巨人携手、与巨人同行,努力建设贵州 融入成渝经济圈“桥头堡”先行区”


在危机中培育新机器,在风云变幻中开启新游戏。可以预计,未来的遵义,范围会更广、更宽领域、越来越“遵义资源、遵义产品、遵义基地、遵义制造”也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断的动力。


关键词二:建设遵义都市圈


然后聚焦多彩贵州、黔北大地。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二个百年目标和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历史不经意间又选择了遵义。其中,2035年恰好是遵义会议100周年“两个一百年”对遵义则是“三个一百年”从这个历史方位来看,遵义肩负着光荣的使命、挑战是巨大的虽然..个世纪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现代化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须勇于正视、坚决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砥砺前行。


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是从..战略的维度来认识和分析遵义,而建设遵义都市圈,是从全省的角度来分析遵义。


省委非常关心遵义,明确提出要做大做强遵义都市圈这不仅是对遵义会议的充分肯定和殷切期望的工作,也是遵义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责任使命。


步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构建新格局,如何理解遵义都市圈?


今年第六次,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作出了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明确提出城市群发展,形成多层级、多节点网络型城市群结构,中西部地区应有意识地培育多个城市来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


相继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战略,联系京津冀、长三角、珠江三角洲和成渝地区“菱形经济体”基本形成,“四级地区”经济总量占的百分77它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为推动国内大循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见,..致力于建设..级城市群和都市圈,以此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参与..竞争与合作城市群和都市圈将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城市群和都市圈时代。在这种大形势下,遵义自然要谋势、应势而动、顺应趋势,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好战略路径的选择。


其次,要从省委对遵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很高的期望。2019年12月,时任省委孙志刚同志在走访调研时提出“遵义应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做出更大成绩,与贵阳形成合力‘双轮驱动’成为全省发展的重要支撑”2020年9月,时任省长陈艺溱同志在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大会上提出建设桂阳都市圈、以遵义都市区为核心的城市空间格局。


可以看出,省委已将遵义都市圈建设与贵阳相协调—贵安—安顺都市圈战略地位同等重要,走多个城市发展之路。遵义都市区建设已成为全省的重大战略经济和社会发展。


立足‘2035看遵义’要大力推进遵义都市区建设带动的新型城镇化,努力实现西部现代化..水平、高于平均水平,响应战略新布局,顺应城市发展新规律,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响应遵义新使命。魏树旺笃定地说。


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明确,要大力实施城镇化推进行动,坚持以人为城镇化,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大力提升城市品质、桐梓向主城靠拢,实施新一轮县城扩容提质计划和宜居县城建设行动,支持仁怀市建设副城市、郑 安县将打造黔东北区域性城市,向红色取经、务正道、梅峰峪城市带的发展将把遵义都市区做大做强。


研究表明,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人均GDP就会提高2.25个百分点。十三五”快速发展,形成了200万人口的城市,遵义城市化率从46.5提高到57


无论是从遵义目前的城市发展阶段,还是从战略布局来看从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来看,构建遵义都市区正当其时。市住建局局长冯表示,遵义地处川渝交界处,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文化、经济等资源优势集中,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按照..城市规模划分的标准,遵义已经实现了由中小城市向大城市的转变,以遵义都市区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未来,遵义都市区的建设将提升遵义竞争力,辐射周边城市,区域发展,形成功能互补、产业集聚的城市格局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协调有序的格局、区域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的合理分工,不..效避免成为双城经济圈“塌陷地区”,又借势成为“崛起地带”


同时,遵义将坚持扶持绿色食品产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现代山地特色农业为基础,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建设长征民族文化公园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将为遵义做大做强大都市,形成核心增长奠定重要基础。

遵义干部培训机构

False
False
False

贵公网安备520329020002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