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红色精神

遵义,跨越85年的军民鱼水情

发布时间: 2023-04-25 作者:贵州征途红色文化培训中心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遵义市有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山,被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称为“红军山”这是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墓园正面的石碑上镌刻着邓小平同志亲笔书写的八个大字“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墓地左侧在当地是家喻户晓的名字“红军坟”这座坟墓里埋葬着一位为人民牺牲的红军烈士。

遵义红军烈士陵园

..晚上,他翻山越岭去给患伤寒的村民治病第二天归队时,发现部队已经紧急转移,他在追赶部队的路上不幸牺牲。当地村民铤而走险,悄悄掩埋了他的尸体因为他们没有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他们把它刻在了墓碑上“红军坟”三个字。后来,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小红”,还把他当红军“菩萨”来祭拜。

现在,驻守在这里的武警遵义支队的官兵们,正在守护着这片红色热土,延续着85年前红军与当地人民的军民鱼水情。

1997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武警遵义支队习水中队官兵像往常一样进行越野训练。在越野赛的终点官坪村休息时,战士们注意到路边有三个孩子一直在关注他们,便上前询问:你们想当兵吗?没想到,一个女生坚定地说:是的,我们都想!士兵们疑惑地问为什么?另一个女孩抢着说:士兵们有好衣服穿,有食物吃!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官兵们带着疑惑来到三兄妹的家,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破旧的木屋。坐在冰冷的长椅上,官兵们从孩子口中听到了三兄妹的悲痛 的祖父辈:两年后,孩子们 s的父母相继意外去世,年迈的爷爷不堪承担照顾三个孩子的重担。从那以后,习水中队的官兵们帮助三兄妹已经将近20年了现在姐姐已经毕业在医院工作,二姐考上了研究生,三哥已经参军成为一名武警战士。


2016年,武警遵义支队占当时总人口的15/5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好穷“叮当响”习水县官店镇李石村被确定为支队定点帮扶村。

为帮助村里开好“..”真正地拔掉“穷根”支队立即派出工作组到李师进行调研,进村入户审批帮扶对象,分清贫困根源,“帮谁、谁帮、怎么帮”落实起来,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一步一步地开始扶贫、扶智。


沙溪长河边,在武警遵义支队援建的礼士村一期80亩红心柚示范基地里,官兵和村民齐鑫种下的柚树苗已经开始结果。村支书杨鹏盛说:当时支队..带着市里请来的农业..来到村里考察,支持项目在村后的山上,发现了两棵果肉酸甜的柚子,很好吃。经过充分的调查,..们认为这个村庄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合柚子的生长。在比较了各种柚子品种的经济效益后,支队决定帮助村里建设红心柚子种植示范基地。由支队和村委会牵头,市里的农业..对村民进行种植培训,支队也派了一名干部到村里帮我们。果树种下后,支队..每个月都会带..到村里指导培训。今年是种果树的第三年,已经开始结果了预计每亩收入可达1万元。达到高峰期后,村里还会拿出年利润的10%分红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收入。


在四年的援助中,武警遵义支队先后投入240多万元帮助李石村重建办公楼、幼儿园小学建起了村文化广场,..了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建成了80亩红心柚示范基地、现代化的大米加工厂帮助了这个村庄的形成“短期增收”和“长期致富”结合产业扶贫模式,推进地方扶贫工作“输血”向“造血”转变。截至2019年底,全村196户贫困户897人全部搬迁“穷帽子”,迎来了新生活。

里师村村民张国福动情地告诉记者:四年的帮助让我们深受感动想想这四年的变化真的感谢武警遵义支队。.. s里石村,抬头望去,山上果树茂盛,山下田地肥沃,村里道路宽阔,人们面带微笑。

从洪钧到李石村的距离是140公里,有85个季节。红军长征经过的这片红色热土,讲述了很多新时期军民的故事。人民 美军是人民的初心,93年来从未改变。

遵义干部培训班

False
False
False

贵公网安备520329020002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