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红色记忆

贵州八景区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发布时间: 2023-04-03 作者:贵州征途红色文化培训中心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近日,发改委网站公布《..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3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这将是未来五年红色旅游发展的重点。其中,贵州省有8个景区入选中国经典红色旅游景区名单。

贵州红军长征

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景区包括遵义市遵义会议纪念馆红花岗区红军山烈士陵园汇川区、桐梓县娄山关景区;赤水市赤水红20军烈士陵园黄陂洞战斗遗址兵马俑安红军展览馆;习水县、赤水市、仁怀市枫溪渡口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黔南州瓮安县、遵义市余庆县、遵义县(现播州区)贵阳市西丰县乌江风景区;黔东南州黎平县黎平会议旧址;印江县黄木重逢纪念地;遵义苟坝会议旧址。

其中,遵义会议纪念馆是为纪念在..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而建立的,是建国初期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中国。博物馆所在地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老城区刘阳街的红军总政治部旧址,遵义会议期间位于新城区幸福巷的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公馆是遵义会议会址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如今也是遵义红色教育基地

黔东南州黎平县黎平会议旧址位于黎平县城桥街52号(又称扁担街或东门街)1934年12月,..红军长征从湖南进入贵州,攻占..政治局会议召开地黎平县毛泽东出席了会议、周恩来、朱德等会议主要讨论了红军的前进方向3月,会后作了《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议》,这是思想上组织上的“遵义会议”为会议的召开做了重要准备。It 对于一个小县城来说,有这些大人物在这里真的很少见。现“黎平会议会址”牌名为陈云所书。

在会议旧址对面,新建了黎平会议纪念馆,主要展示北方抗战、黎平会议、走向胜利、红色记忆、..黎平的图片和文物。

革命历史纪念馆

西峰集中营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一座大型监狱、一座..秘密监狱,由西丰羊郎坝总部和田璇窑洞监狱组成。军统内部称之为“大学”以及重庆白公馆监狱和望龙门看守所两部分“中学”和“小学”

西峰集中营成立于1938年11月,1946年7月撤销,先后关押过共产党人、1220多位进步人士。数百名革命者为民族解放事业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001年6月,将其列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安顺王若飞故居

王若飞 王若飞故居是为纪念和展示王若飞同志光辉事迹的专门纪念馆,位于安顺市若飞大道北路中段东侧。故居建于清代,由王若飞 1982年向公众开放。故居临街,通过金道朝门进入四合院院子里铺着方形石板和石头花坛、鱼塘等,房子是一座青瓦小楼,木结构,具有清代民居的风格。现存部分家具实物与王若飞 在日本的青少年时代、在法国和毛泽东学习时有关革命活动的信息、周恩来等..一起工作的照片、书信笔迹,重庆谈判时穿过的衣服,死后的党..和....的悼词,国民党的一些重要成员、爱国将领、民主党派名人题词、挽联以及有关王若飞的书籍和出版物等。

黔南州独山县

深河桥抗战遗址

沈河桥抗战遗址位于独山县城北9公里处二战时期,这里是西南铁路的终点站,也是黔桂公路的必经之地。1944年12月2日,日军攻占独山县,中国军队、美国盟军和黔南各族人民在神河桥与日军展开激战,..终迫使日军退守贵州。因此,独山被称为“抗日战争的转折点”沈河桥抗战遗址景区包括入口广场、卢沟晓月、民族门、万魂墙、贵州省抗日战争展览馆、黔南州人 抗日纪念碑、烽火台和其他主要设施。其中,抗战展览馆是景区的核心部分,展示了大量抗战时期的图片和实物展览分为日本和日本美国对中国的侵略和民族危亡;伟大的旗帜,民族的抵抗;抗战背后,黔中英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四个部分,介绍黔南各族人民“黔南事变”中不畏强暴、抵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事迹。

铜仁市周逸群烈士故居

周逸群 s故居位于铜仁市金谷通路12号。周逸群是八一南昌起义的重要组织者和积极参与者之一,与贺龙共同创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周逸群 故居坐北朝南,是一座四合院,总面积1162平方米。清光绪年间,周逸群与李清照他的祖父建了两栋后楼。

1918年,周逸群烈士修建了一座三间房的主楼,占地109平方米现在它是烈士陈列室生活故事。正房前有石板,两边有花坛。整个故居古朴典雅,错落有致。故居是国民党时期做的“逆产”没收,经过他们的亲属努力争取,方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

黔南州荔波县

邓恩铭烈士故居

邓恩铭烈士故居位于黔南自治州荔波县城北向阳路21号故居是一座四排三土木结构的普通住宅瓦房,东西向,临街而立。大门对面左侧10多米长着一棵200年的榕树它的树干周长超过10米,高约15米它的枝叶繁茂,四季常青,盘根错节,生机勃勃,整体形状像一顶伞冠。

烈士们少年时代用过的钢笔都陈列在室内、墨、砚台、墨盒、玉首饰、幅符、衣架、马灯、家书等实物,以及介绍烈士生平和革命事迹的图片、资料。故居里还保存着邓恩铭年轻时用过的木床、桌子、椅子、凳子、石磨、药碾、八挂钟等遗物。

铜仁市石阡县

红26军团革命旧址

包括红二、第六军总指挥部会议旧址及陈列馆、赣西红军战斗遗址、牛山红军集体跳崖现场。

革命遗址建在石阡天主教堂的基础上。1936年1月1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次出征、第六军就在任比什、贺龙、关向应、肖克、王镇率领驻扎在石阡县的总指挥部、兵团司令部和政治部、卫生部、供给部和其他军事机关设在天主教堂。石阡天主教堂创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教堂规模宏大,中西合璧、砖木结构建筑10余栋,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总面积7485平方米。现存旧址三处:二、第六军司令部及其旧址(南楼)石阡会议旧址(南北建筑之间的大厅)贺龙等..的讲话(北楼)

黔西南州史迪威路

青龙二十四道拐遗址

晴隆“24道拐”抗战公路,是“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从山脚到山顶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60米;在倾斜大约60度的斜坡上“s”丁字形依山而建,蜿蜒至隘口,全程约4公里。

在清朝,这是一条蜿蜒的古驿道,关隘是用“涌泉寺”寺外有茶亭,供过往行人游客小憩。公路24转,24年建成(1935年),次年竣工。明清时期寺庙的石雕都是在修路的时候损坏的。1936年建成,是黔滇公路的必经之路。

二战时期,美国对华援助物资要经过滇缅公路到昆明“二十四道拐”云贵线只能送到前方和重庆。24道拐成为中缅印战区的交通要道,承担着..援助物资对华运输任务。1945年,..支由美军驾驶的车队经由中印公路抵达重庆《中印公路接通的意义》蒋介石在重庆发表讲话,将云贵公路改名为“史迪威公路”青龙二十四转,和史迪威路一起载入史册。

遵义红色教育基地

False
False
False

贵公网安备52032902000220号